華裔學子現光華 趙資盈榮登學生名人堂 品學兼優人稱羨 積極進取提昇亞裔形象
【本報訊】美國聯邦政府頒訂每年的五月為“亞裔傳統月”(Asian Heritage Month),以肯定亞裔移民對美國的貢獻。南佛州美華協會都會在這個月內策劃多項活動,向民眾介紹亞洲文化、藝術及風俗。而位於Gainsville的佛州大學(University of Florida)一向被認為是佛州最優秀的大學之一,很多華人家長都喜歡將子女送進佛州大學讀書。該大學每年就讀的學生約五萬名,各類學生組織超過七佰個,每年畢業的各系學生超過八千人;故Gainsville在佛州是知名的大學城。
自1921年開始,佛州大學當局即在其每年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學生中,挑選不超過廿五人,將他(她)們的名字刻進學生名人堂內,以表揚該校在學術成績及校內各項活動均有極為傑出表現的學生。能進入學生名人堂是該校學生的最高榮譽。今年的學生名人堂的名單中,出現了華裔的名字─她名叫趙資盈(Sandy Chu),是該校細胞及微生物學的學生,亦是邁阿密佛光山協會會長趙廣隆的千金。在上個月的頒獎典禮上,趙廣隆夫婦與大女兒都一同出席了Sandy的頒獎儀式,共同分享她的榮譽與喜悅。趙廣隆表示,據他所知,名人堂的榮譽是頒給在校內有非常傑出領導才能,傑出學術成績,積極參與推動校內各項活動且有顯著成績的學生。今次Sandy得獎實在有點驚喜和意外,當然這亦可能與她外向好動的性格有關。
趙資盈在她的得獎文章中指出,在UF大學生活是多姿多采、機會無窮的。在五萬多同學及七佰多個學生活動組織中,您可以找到終身的朋友。她一直希望能進入醫學院就讀,當初以為大學祇是她在高中與醫學院的中途站,她要訓練自己離家後的獨立能力,努力爭取能進入醫學院的好成績及平衡自己的生活規律。 一般大學生的生活包括了學業成績、社交生活及領導才能的訓練,通常可透過各種社區活動的經驗取得。在UF每個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或項目去挑戰自我;而她則選擇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,參訪不同的文化機構,參加不同類型的演講會、研討會等,參與校內由學生團體主辦的活動─如在非裔歷史月(Black History Month)遊行、示威,在2003年參加了為抗議校內缺乏亞太裔文化研究資源的遊行,在2005年參加了為抗議藐視黑人字眼(N-Word)問題的示威遊行,並曾利用春季假期(Spring Break)到肯塔基州(Kentucky)去為區內兒童組織了一個春季嘉年華會及加入校內球隊的啦啦隊等。在透過參與的各種活動,與不同種族,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往的經驗中,體會到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、不同的經歷,因而學習到“了解”,“尊重”與“包容”,明白對別人有偏見是非常不公平的做法。曾利用春季假期(Spring Break)到肯塔基州(Kentucky)去為區內兒童組織了一個春季嘉年華會及加入校內球隊的啦啦隊等。在透過參與的各種活動,與不同種族,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往的經驗中,體會到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、不同的經歷,因而學習到“了解”,“尊重”與“包容”,明白對別人有偏見是非常不公平的做法。
在校內,她提出質疑學校當局長期漠視亞裔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事實,如校內的學生入學刊物、網站、活動,都沒有關懷亞裔同學的動作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,Sandy毅然參加了校內的亞裔學生會,並當上財務及會長等職。現在,她帶領一個委員會,研究擴辦在2004年創立的“亞裔研究證書”(Asian American Studies Certificate)的領域範圍;參與“亞裔萬花筒”,“認識亞裔”,共同創辦每每年一度的美東南區亞裔領袖會議,積極爭取在UF的學生事務處內增設亞裔學生事務組等事宜。
Sandy誠懇的向在校華裔同學呼籲,要善加利用在大學的時間,不要祇埋首功課,而將其他的事情漠而不見,一定要訓練自己的領導才能,認識自己族裔的歷史、文化,不要被歧視、偏見嚇倒,不要認為一些對亞裔歧視不公的事件祇是個別事件,而要感同身受,挺身而出,一定要利用大學的時間好好鍛鍊自己,裝備自己,以備日後在社會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。
很多時候,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在大學畢業後成為醫生、律師、工程師、藥劑師、會計師等;但其實兒女都可能有自己的理想,而這個理想不一定與父母的願望相同。這時候,一定要在父母的願望與自己的理想中找出平衡點;當然這是很難有一個標準的模式或答案,但是,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,無論您的選擇是甚麼,一定要誠實的告訴父母,讓他們了解您的選擇。
今年的亞裔傳統月,本報將會每星期作專題報導,趙資盈榮登佛州大學名人堂,應是佛州慶祝亞裔傳統月活動的最佳獻禮。
|